广东省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“智慧海关、智能边境、智享联通”重要理念,认真落实《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制定《广州市智慧口岸建设5年专项规划》,依托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数字底座,全面推进智慧口岸建设,构建各方共建共管共享模式,形成各方业务协同网络,不断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。
一、强化数智赋能,优化服务利企便民
(一)航空物流智能化,助力货畅其流。建设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,推出电子仓库功能,实时比对印证货物进、存、出状态与通关信息流,助力海关对货物实施立体化监管。实现出口货物退仓退场业务无纸化,从企业提出申请到装车退仓,全程最快2小时完成,效率提升50%以上。目前,平台已累计服务企业超11万家。
(二)海港业务无纸化,助企降本增效。建设进口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,实现进口提货单和设备交接单等电子化流转,业务办理时间压缩75%以上,最快可10分钟完成换单手续。企业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换单提货,实时跟踪货物动态,节省跑单人力和交通投入。目前,平台已累计完成近76万标箱提货单无纸化办理。
(三)金融办税服务多元化,响应市场需求。建设金融服务平台,利用大数据等技术,打通银企信息对接堵点,提供“阳光收结汇”等便捷服务,业务办理时间缩短90%以上。建设出口退(免)税备案单证电子化系统,实现备案全流程无纸化办理,便利税务部门全程追溯备案单证,提高核查效率,降低企业存单成本。目前,系统已服务企业700余家
二、聚力智慧监管,提升口岸运行效能
(一)海港作业模式改革以“智”提效。黄埔海关与广州港集团协同推行大宗散货“锚地直提”监管模式改革,货物在锚地完成监管验放后,即可直接通过驳船提离并运往工厂,切实解决大宗散货过驳等待时间长、费用高等问题。
(二)科技赋能实现“刷脸”登离轮。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建设船舶梯口监管系统,上下外轮人员无须携带登轮证,“刷脸”即可登离,查验部门实时掌握上下外轮人员动态,精准识别无证登轮人员,实现全时段、无死角、智能化监管。
(三)海关便企服务推“新”惠企。广州海关实施远程“零接触”监管作业模式,查验时长压缩75%以上。基于微信小程序推出取样送检查询功能,企业可实时查询现场送检、实验室收样、检测进度等动态信息。
来源:广东商务